9月25日,2025年上海市建設工程質量月觀摩活動在五冶臨港大樓項目順利舉行。本次觀摩吸引了上海市住建系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行業協會、同行單位等政府、企業代表和專家同仁共計500余人次參加。
五冶臨港大樓項目坐落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核心地段,是中國五冶集團自主設計建造的“綠建三星+零能耗+零碳建筑”建筑科技應用示范項目和超低能耗建筑標桿工程。項目以無限循環的莫比烏斯環為原型,建成后將打造全新的低碳環保、節能減排、健康舒適辦公空間,為臨港建設獨立綜合性節點濱海城市提供綠色智能建造“五冶方案”。
綠色引領,樹立零碳建筑新標桿
作為行業領先、臨港首個零碳辦公樓建筑,項目采取“被動降需、主動提效、光儲直柔、智慧控制”等手段,大幅降低建筑供暖、空調、照明能耗,提高能源設備與系統效率,每年可實現光伏發電量80.7萬千瓦時、節約自來水約2萬噸、減少碳排放約243噸、建筑能耗降低59%,位居上海零能耗建筑前列。項目還依托中國五冶集團自主知識產權、以“節能降碳減排”為核心的建筑整體智慧運維管理系統,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讓建筑進化成能感知、會思考的“智慧生命體”,創造更加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人居環境。
數智賦能,激活項目建設新引擎
項目通過全階段、全專業BIM應用,實現設計施工全生命周期深度協同,深入融合26個施工場景,精準優化設計400余項、施工方案50多項,高效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各類難題。同時,創新引入膩子打磨機器人、室內噴涂機器人、地坪研磨機器人、自主焊接機器人、ALC墻板安裝機器人、安全巡檢機器人等六類專業機器人,實現關鍵工序自主施工與自動化操作,大幅提升施工效率,精準適應復雜施工環境,顯著增強工程質量穩定性與管控水平。
節能環保,打造低碳發展新范式
項目嚴格落實“五節一環保”各項措施,主體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整體裝配率達100%,達到國標AAA級水平,并且集成高性能鋼材應用技術、雨水回收+降水井地下水回收利用、蓄電池儲能技術、泥漿水循環利用等20多項綠色建造技術,累計節約用水14332立方米、節約用電1.3萬度、節省鋼材1000噸、節省燃油160噸。目前項目已順利通過上海市文明工地、上海市綠色施工一類工地、全國綠色施工示范工地評審驗收,贏得評審專家一致好評。
作為駐地央企,中國五冶集團始終積極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以“五冶速度、五冶服務、五冶品質”持續打造精品工程。未來,公司將繼續發揮行業領先的全產業鏈服務優勢,深耕上海、服務上海、建設上海,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五冶力量!(上海公司宣)